“秉之以为,此事当如何处理?”将表书递给贾秉,桓容问道。
“陛下,昔日司马氏取魏,以魏主为陈留王,魏氏诸王皆降为侯。”贾秉仅仅扫过两眼,就将竹简放到一边,抚过颌下长须,笑道,“陛下大可依旧典行事,朝中如有异议,臣亦有办法应对。”
“如欲万全,可将司马氏诸人召回建康。”
简言之,照着司马炎行事,九成能堵上满朝文武的嘴。
不满意?
难道是要他参照曹丕?
那样一来,可就是山阳公的待遇了。
估计诏令下达,司马氏恨的不是桓容,而是揪住事情不放的朝中文武和建康士族。
将司马氏诸人召回建康,名为优恤,实则将人送到青溪里,直接养起来,既让天下人看到桓容胸怀仁慈,不伤晋室性命,也能彻底堵住各种杂七杂八的烦心事,免去不必要的麻烦。
人养起来,顶多费些粮食。等到地盘扩大,巩固陆上和海上商路,还愁这点钱粮?
再不济,等到将来条件成熟,挑选司马氏子弟随船队远航,让他们有事可干,更没时间七想八想。
“此议甚好。”桓容点点头,正要再说,忽见荀宥走到门前,手里捧着两三卷竹简。
“陛下。”荀宥走进室内,行礼之后,将竹简送到桓容面前。
“宝册和诏书俱已拟好,另外,孔玙遣人送回消息,受禅坛也已搭建完毕。”
“这么快?”桓容略感诧异。
“有公输和相里在,自然不会慢。”荀宥笑道,“再则,三省送来奏疏,大典之日,建康宗庙未成,请祠祖于建始殿。”
“恩。”桓容勾了下嘴角,“没提司马氏宗庙?”
“并未。”
“估计是谢侍中的主意。”
“陛下英明。”
桓容很没形象的斜眼,看着荀宥,不满道:“仲仁愈发一板一眼。”
“身为臣子,理当如此。”
桓容无语,看看严肃的荀宥,再看向面带笑容的贾秉,想想督造禅让台的钟琳,对比一下从盐渎赶回、正以朝官身份清点国库的石劭,不禁摇了摇头。
好吧,每个人性格不同,他总要习惯。
正在这时,室外忽然传来一声响亮的鹰鸣。
桓容心头一动,示意贾秉和荀宥暂且退下,几步来到廊下,以羊皮垫在前臂,接住飞落的苍鹰。